我強力推薦這本書,這本書真的令人無法停止閱讀,讀到十二點應該要睡覺時但真捨不得放下,從前看書評指稱哪本書令人不忍釋卷,當我自己也找來讀時常常發現不是那麼回事,書評多有誇大該是宇宙真理,但自己還是常常被騙,會有機會讀這本書當然還是拜我兒子之賜,我常藉搜尋兒子的英文讀物時順道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書,然後當我幫他買Sideway School系列時,也順便買了作者著名的Holes。
故事是述說一位少年因為一個巧合事件,成了一個被判刑的少年犯,並且被送到德州的一個少年犯矯正中心但這中心叫Camp Green Lake,這個中心裡的少年只做一件事,就是每天挖一個跟自己鏟子一樣深一樣寬的洞,當然這個洞不好挖,但只要挖完後剩下的時間都是自己的,在挖洞的過程裏主角發現了一樣小東西,是一個有歷史的口紅蓋,故事就從發現口紅蓋之後有了非常曲折及精彩的轉折。
書中免不了要描述一下青少年在同儕團體互動中會發生的衝突及遭遇,有人是領頭羊,有人總是被嘲弄,但總有人能跟你的生命產生連結互動,主角就跟其中一位老是被嘲弄綽號叫Zero的少年有了不同的互動,故事的主線並非描寫青少年團體互動,而是穿插描述主角祖先和主角發生的生命故事,並將之延伸隱約暗示主角的遭遇是在一股命運的操弄下所產生的結果,但卻因為他願意面對生命中的壞牌而且有所作為、以及有所不為後所產生的一連串故事。
當然這樣的故事是要描寫一個青少年的蛻變,但跟你保證絕不像其他青少年小說有那樣明顯的斧鑿之味,他就是用故事來吸引你,對大人來說這樣有意思的青少年小說還是想按個讚。
作者用時而逗趣時而中立冷淡的口吻述說這個故事,但在閱讀的過程中你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嚴謹態度,一是他的情節曲折、有時有點不現實,但他卻可以卻安排得自然不做作又合情入理,既不八股也不激情。二是他的用字遣詞及文章結構很嚴謹,我發現他句子及句子中間作為轉折作用的連接詞非常少,例如therefore, however等,而且他都用一些簡單的句型,沒有太多的子句及複雜文法的句子,所以句子看起來很乾淨簡單,主詞和動詞不會相隔太遠,所以讀起來不頭昏,我很欣賞這點,讀完後產生一種有為者亦若是的感覺,覺得英文文章寫成這樣是一個可以努力的目標,此外我還考慮是否拿來做兒子的上課教材。
這本書得過非常多的獎項,Newbery及National Book Award是其中兩個,也拍成電影且由作者親自編劇,但我沒看過,也有翻成中文但我也沒看過,題外話是當我看到雪歌妮薇佛扮演書中冷酷討人厭的矯正中心(夏令營)主人時,我會心一笑,選得真的很好。
書的內容及難易程度適合程度好一點的大孩子及青少年看,隨便一句如下Now that they really were almost there, it scared him. Big Thumb was his only hope. If there was no water, no refuge, then they’d have nothing, not even hope.這一小段只有refuge比較難,其他不算特別難。